案例展示
ANLI夫妻一方出轨后,所有人都认为另一方的标准反应是离开,甚至报复。现实中却并非如此,我们时常能看到婚姻里某一方背叛后,另一方依然在想方设法维持家庭。外人看到的第壹反应常是:为什么不走?离开这个人不就好了吗?难道你养不活自己?难道你为了孩子才隐忍?答案或许没有这么简单。可只有经历过的人都知道,从想要离开到真的离开或者放下,中间横亘着的不只是经济条件或孩子的抚养权,还有许多看不见的,却紧紧勒住你心口的东西。留在婚姻里维持这个家,并不意味着做出选择的人就软弱盲目,是依附于另一半的。他们正在与自己的恐惧与执念搏斗,只不过置身事外的陌生人看不见更无法理解这种内心的挣扎罢了。
站在婚姻上,只有你知道自己在经历着什么。你看着曾为你挡风遮雨的手,不知该不该再次牵起;你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睡颜,不知道怎样做才能保住他的笑容;回望你和另一半共同走过的漫长时光,记忆的藤蔓盘根错节,斩断一处便会牵动整个根基……由于牵涉到复杂的心理与关系动力,使得“遭遇背叛后仍然在维持家庭”这个决定无法被简单地评判对错,或勇敢还是懦弱。比如说,这样的选择本来就是高度个体化的,每个人都只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来寻找自己能够承受的平衡点。有的人会离开,有的人能够在婚姻里重新找到意义,有的人在维持与放手之间长期摇摆……这都是人类在面对伤害时的真实反应,不能套上死板僵硬的逻辑公式试图得出某个必然结论。理解选择背后的动力不是早为背叛开脱,只是为当事人的选择提供一个能被看见、被尊重的空间。卸去被他人评判的压力,洞悉自己内心的执念,他们才能看清自己守护的是什么,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,从而真正明了这个决定的份量。